| |
本报记者 邢云飞 北京报道 |
“Can I help you?”经过三个月的培训,46岁的“的哥”老王也可以用一些简单的英语跟外国顾客进行交流了。三个月前,老王在公司组织的培训之外又报了一个英语培训班,每周拿出一天的时间去进行英语培训。而现在的老王已经掌握了100多句常用英语。
服务奥运催生“平民需求”
老王只是一个缩影,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北京的各种服务业都形成了多语言工作环境,对“会外语”的服务人员需求量剧增。
在这一市场需求引导下,作为2008年奥运会笔译和口译服务供应商的元培翻译从2007年开始进行奥运英语培训的公益活动,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语言培训供应商英孚更是选择与奥组委合作出版了《奥运英语100句》。
“奥运语言环境一般分为赛事语言小环境和城市语言大环境两个重要方面。”北京元培世纪翻译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小林告诉记者,相对于奥运会的赛事语言小环境来说,城市语言大环境的建立给语言培训市场创造了更大的需求。
而目前国内从事英语教育闻名的新东方每年的学员都在以30%左右的速度递增。“奥运会是中国向国际舞台展现自己形象的重要机会,以此为契机,中国要进一步走向国际,要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语言素质的提高就显得特别重要。因此,普通民众学习外语的兴趣也会随之提高,这对外语培训行业的发展也会起到促进作用。”新东方相关负责人表示。
国际化拓展市场整体需求
根据记者在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组织委员会获得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初,北京市使用外语人口总数达到了487万,占常住人口总数的31.6%。到2007年底,这个数字达到了493万,占常住人口总数的33%。
“语言环境的变化使得中国学生对于语言培训的需求也正在呈现更加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英孚教育中国区CEO Bill Fisher认为,从动机上来说,出于自我增值和工作需要都产生了对于语言培训的需求。
多样化的需求也使得整个市场呈现出更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几个知名的语言培训机构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加速扩张。其中,英孚教育借助奥运营销已经从2007年3月的80所分校扩大到了现在的110所,并计划于2008年底实现在中国达到200所分校的目标。另一方面,华尔街英语、韦博国际等非奥运赞助商也加大了投资力度,截至目前,华尔街英语在中国共拥有35家培训中心,韦博国际英语的培训数量也达到46个,扩张增速均达到30%以上。
此外,大量的中小型培训机构也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各种类型的语言培训学校已经达到了5万家以上,而根据Bill Fisher的预测,受奥运会、世博会等因素影响,2010年中国的语言培训市场将达到300亿元的规模,“目前亚洲最大的英语培训市场是日本,他们用了总共40年时间实现现在1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以中国的发展速度来看,也许10年就够了”。
|
·信力健 | 并校乃为大涨捐资助学费 |
·蔡定剑 | 无大学自治何谈教育改革 |
·熊丙奇 | 自主招生之公平非分数公平 |
·李 清 | 大胆教学生如何使用安全套 |
·张才生 | 高考优录加分政策需调整 |
·童大焕 | 冒名上大学案中的权力涡流 |
·汪华斌 | 究竟谁帮罗彩霞伸张了正义 |
·王军荣 | 校园招聘二奶何以如此嚣张 |
·钟 科 | 农村大学生不当光棍三要素 |
·童大焕 | 学生安全寄望于红头文件? |
热点标签: 性教育 高考 废除高考 教育部 师范生 女学生 学校 宿舍 校园 教育 大学生 招聘 就业 考试 留学 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