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北师大教授褚宏启:比追求分数更为紧迫的任务是这个……

原标题:北师大教授褚宏启:比追求分数更为紧迫的任务是这个……

《中小学管理》杂志编委、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褚宏启

当前,教育界热议的话题是教育强国建设、教育现代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这些也是近几年我研究较多的话题,都与高质量发展、追求卓越、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密切相关,都是需要慎重对待且深入研究的领域。但是本文无意讨论这些宏大话题,只想表达一个基本的、朴素的“底线要求”:让每个孩子有尊严地活着!活着而没有尊严,生命质量就大打折扣,满意度与幸福感就会很低。让学生有尊严地活着,意味着生命受到尊重。为此,学校、教师、家长、社会要致力于做到以下几点:

让学生安全、健康地活着

他杀和自杀都是对生命尊严的完全否定,人首先要活着才能展开人生的各种可能性,生命的消失意味着人生无限可能性的完全丧失。某地三名初中生杀害一名同学,作案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冷漠与残忍令人震惊。校园霸凌时有发生,极少数学生恃强凌弱、倚富傲贫、以多欺少、以大欺小,被欺凌者身心健康受到创伤,甚至惨遭杀害或自杀寻求解脱。

近年来,中小学生自杀呈现出低龄化趋势,由中学向小学延伸,而且中小学生的抑郁检出率居高不下,而重度抑郁往往会导致自杀。上述问题,令全社会忧虑。教师和家长非常关心孩子的身体安全与健康,学校更是唯恐出现人身伤害事故,也担心学生跳楼,个别学校甚至把整个教学楼用栅栏封上。但是我们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由于心理问题带有内隐性,往往更难以被发现,带来的危害也更大。

让学生真实、自由地活着

近期,小学生“厕所社交”现象引起关注,所谓“厕所社交”是指课间十分钟学生在厕所里的社交。由于学校或教师担心学生出现人身安全问题,不让学生去操场,不让在楼道停留,甚至在教室里也要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学生出于无奈,只能趁上厕所的时间跟同学聊几句。

天真烂漫、活泼好动是小孩子的本真状态,但是一些学校限制学生在课间的正常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自由,把孩子规训成“小大人”或“小绵羊”,迫使孩子形成双面人格,在老师面前“装”成老师喜欢的样子,在私下里如在“厕所社交”时才呈现其本真面貌。一些学校对于学生的时间管理与言行管理非常苛刻,学生自主、自由的时间与空间极为有限,学生真实的天性被压抑,法定的权利被侵害。还有一些学校为了迎接上级检查获取好成绩,公然教学生在问卷调查或访谈中作假,与诚信教育南辕北辙。

让学生快乐、自信地活着

分数压力是导致学生不快乐不自信的重要原因。由于不少学校和班级“以分数论英雄”,而分数高者只是少数,致使多数学生有学业压力,而教师们在教育或评价学生时往往批评多表扬少,使得大多数学生不自信也不快乐。学生的兴趣、才能是多方面的,让学生形成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对其一生幸福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北京光明小学的教育理念是“我能行”,鼓励学生自信自强,这个理念在发展过程中又被细化为八句话:“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才最行。”这八句话不仅充分展示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生命态度与人生姿态,而且展示出一种互相尊重、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伦理精神与道德态度,非常值得学习与践行。

唯分数、唯升学、分数挂帅、过分内卷是学生出现上述一系列问题的总根源。一些学校和教师、家长只关心分数,常常以爱的名义,以对孩子好、对孩子未来负责的名义,批评、指责、羞辱、体罚学习成绩下降或者落后的学生,不关心学生的生存状况,不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不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不清楚学生之间的交往状况,不知道遭受霸凌的学生、心理抑郁的学生内心深处的煎熬与痛苦,结果导致一些悲剧甚至惨剧的发生。这种局面必须改变,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让学生有尊严地活着

就是让学生像“人”一样地活着

让学生有尊严地活着,就是让学生像“人”一样地活着,满足人之为人的基本需要,保护人之为人的基本人权。教育是一项道德性的事业,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喜怒哀乐,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有道德的人。学校未必能让每个学生将来都成为对社会贡献大的人,但是有责任让每个学生都做到与人为善,不危害他人,有共情能力,会换位思考。

学校要引导所有教师、学生及家长树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观和伦理观。那些杀害、伤害同学的学生,体罚、辱骂、挖苦学生的教师或家长,都是在道德观上缺乏内在一致性、秉持双重标准的人,是在道德上有欠缺的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定要树立“以德为先”的理念,学生可以不成才,但不能成为危害社会、伤害他人的人。要让教师和学生尊重别人的尊严,认识到侮辱别人尊严的同时也贬低了自己的尊严。

比追求分数更为紧迫的任务:

多研究了解学生

当前,学校、教师和家长有一个比追求分数更为紧迫的任务,那就是多研究了解学生。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认识不能仅停留于学生的言行举止,而是要走进学生心灵深处,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切实帮助他们走出成长中的迷茫、困顿甚至至暗时刻,让他们不论在学校里还是在家里,都能受到尊重,都能活得有尊严。

来源丨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责编丨唐莉莉

复审丨李培 终审丨张雪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