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会联合主办的《丁祖诒文集》首发暨研讨会在北京现代文学馆多功能厅举行,中国文坛名家云集一处,李璎、邓友梅、张锲、王巨才、舒乙、张胜友、阎纲、周明、何西来、肖云儒、雷抒雁等人悉数到场。
|
丁祖诒是西安翻译学院院长、陕西省政协常委、中国翻译家协会副会长,于上世纪60年代翻译了近百万字译文,80年代主编了30万字的《英语常用词用法手册》,90年代参与编写了《经济英语》、《外贸函电》、《计算机基础》等10多部自考教材。顺此著书立说脉络,可以见出他的学业上的与时俱进。
把众多文人吸引过来的重要因素是他创办了并以良好态势发展了西安翻译学院。文集忠实记录了他作为一院之长所取得的业绩,书中充满他的办学“论语”——20年来,他的经历、学校的发展、他的思索以时为序,逐一呈现出来。计50余万字的文集由论文、美文、致辞、访谈、评论、图片构成。是对一己成功的条分缕析,更是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前瞻远虑,论述精辟。
同样有过民办学校经验的舒乙以自己的“教训”表达了对丁祖诒的羡慕和尊敬,他认为在现行教育体制下西安翻译学院的成功是民办高等教育的一个罕见的实例。丁祖诒从一个连续3年高考落榜的落魄者的立场出发,决意以民办高等学院为有志者敲掉绊脚石,助他们成材,爱心广大,功勋卓著。与会人士认为《丁祖诒文集》填补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的空白,因而是引领艰难困苦发展着的民办高等教育航向的巨著。
连年以对中国教育卓有成效的关注而被社会广泛知晓的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中国今天对民办教育的认识仍停留在十年二十年前对民营经济的认识层面,是相当落后的观念。作家、评论家众口一词对在社会上仍处于“争议”阶段的民办教育的先行者丁祖诒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不无遗憾地发现:这个座谈会只在文人圈里展开是影响了它的影响力的。
|
·信力健 | 并校乃为大涨捐资助学费 |
·蔡定剑 | 无大学自治何谈教育改革 |
·熊丙奇 | 自主招生之公平非分数公平 |
·李 清 | 大胆教学生如何使用安全套 |
·张才生 | 高考优录加分政策需调整 |
·童大焕 | 冒名上大学案中的权力涡流 |
·汪华斌 | 究竟谁帮罗彩霞伸张了正义 |
·王军荣 | 校园招聘二奶何以如此嚣张 |
·钟 科 | 农村大学生不当光棍三要素 |
·童大焕 | 学生安全寄望于红头文件? |
热点标签: 性教育 高考 废除高考 教育部 师范生 女学生 学校 宿舍 校园 教育 大学生 招聘 就业 考试 留学 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