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火罗文是一种已经消失的古代中亚语言,全世界懂这种语言的不超过30人,而季羡林先生便是一位重要的传承者。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季羡林留学德国,年已八旬原已退休的西克教授将吐火罗文传授予他。授课的是一个教授,听课的常常仅季羡林一人。
|
试想,如果把就业率与吐火罗文“硬挂钩”,还会有教师开这门绝学吗?“季羡林”们还有机会学这门绝学吗?
从今年起,湖北省高校的就业率将与年度招生计划实行“硬挂钩”。就业率低的高校和专业,其招生名额将被坚决调减。
“硬挂钩”初衷是好的,更是就业压力下的被逼无奈。对于像吐火罗文这样冷门、就业肯定不会好的专业,能用就业率来“指导”吗?人类文化丰富多样,为留存历史记忆,有一些专业本来就不是瞄准“就业”的,国家要养着。湖北“硬挂钩”,对此是否有过考虑?(文汇)
|
·信力健 | 并校乃为大涨捐资助学费 |
·蔡定剑 | 无大学自治何谈教育改革 |
·熊丙奇 | 自主招生之公平非分数公平 |
·李 清 | 大胆教学生如何使用安全套 |
·张才生 | 高考优录加分政策需调整 |
·童大焕 | 冒名上大学案中的权力涡流 |
·汪华斌 | 究竟谁帮罗彩霞伸张了正义 |
·王军荣 | 校园招聘二奶何以如此嚣张 |
·钟 科 | 农村大学生不当光棍三要素 |
·童大焕 | 学生安全寄望于红头文件? |
热点标签: 性教育 高考 废除高考 教育部 师范生 女学生 学校 宿舍 校园 教育 大学生 招聘 就业 考试 留学 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