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老师:赵玉宝 >>>中级财务会计答疑专区<<<
视频一 视频二 视频三 视频四
赵玉宝:会计师、华夏大地教育网专职讲师、北京市会计职称考试阅卷组成员、北京市三元集团培训讲师、北京市巨人学校兼职讲师、北京首都联合大学兼职讲师;具有丰富的自考教学经验;考点把握准确,授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对自考出题命脉与解题技巧颇有研究,所授课程通过率极高,深得学生好评;授课时将实践教学与会计理论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主持人:今天来到搜狐直播间的是华夏大地特聘老师、自考名师赵玉宝老师,首先请做个自我介绍。
赵玉宝: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华夏大地的中级讲师,中级财务会计是我来主讲的。今天非常高兴在搜狐教育频道跟大家畅谈有关中级财务会计的复习方法,希望大家踊跃提问,我希望我的答复给大家在考前有一些帮助。
主持人:首先请赵老师针对考前的复习做一个整体的介绍。
赵玉宝:关于中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对于我们会计专业学生来讲,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本教材涵盖了我们六大要素的各项业务的发生变化,以及我们报表的核算,所以从学生掌握来讲是有一定的困难,并且我们这门课的学分是8学分,也可以看出难度之所在。
针对这门课我们怎么来复习?我是这样认为的。作为这门课来讲尽管难度很大,但是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复习?
第一,在考前一定要全面复习,不要只是猜题、押题,这快不看了那块不看了,这样对我们自考考生来讲不是很好的办法,所以我们一定要全面的复习。
第二,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要重点学习,不能说我们全面复习所有的章节抠的都特别细、特别明白,这不大可能,所以我们在复习之前应该知道这本书的重点章节是什么、重点内容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复习。
从这本书来讲,我们主要应该掌握终于资产的核算,这是第一大要素,包括我们的应收款项的资产,还有存货资产,以及投资资产和固定资产。因为这四项资产来讲,是我们企业运营必须要有的资产,所以我们每一年的考题在这里面都有所涉及,并且还作为重点的章节来体现。
然后是负债,对于负债来讲我们有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对于我们自考这门教材来讲,对于流动负债关于税收的核算考的内容非常多,所以希望我们对流动负债当中税的核算应该详细把握。对于长期负债来讲是一个次要章节,不作为重点掌握。所有者权益这章也作为次要章节,也就是说资产4章,流动负债一章,以及收入、费用、利润,收入、费用、利润是我们应该重点把握的一章,这个分值是非常重的。我在华夏大地自考网会总出各章的考情,所以我们对这章的全部内容都要掌握,因为企业的核算要算出收入、费用、利润,所以这章要的。
后面还有三章,后面三章还有一章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报表的章节。因为会计来讲通过核算的六大要素,刚才讲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最终我们要加工出信息来,加工出信息的结果就体现在报表上,所以后三章当中的报表这一章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将一些重要章节应该重点把握,其他次重要章节可以作为一般了解就可以了。所以我认为作为我们这门课来讲应该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先把握重要章节。
第三,在重要章节里面,既然是应试考试就应该有针对性的,针对今年的考试做一些复习上的准备。所以我们有必要来看一看历年的考题,一般情况下我们历年考题小题里边考过的今年考试当中考的可能性比较小,如果说有可能考换一种形式,如果说原题一模一样,不大可能,单选换成多选,多选换成单选。
大题里面我强调一点,有的老师说去年考过了今年不考了,对于会计老师来讲我希望同学不要有这样的想法,应该凡是历年考过的大题都是我们这本书的精华所在,所以我们要全面掌握,不能有遗漏。像对于分析法,在2003年、2005年一道题一模一样,所以所有我们的关于折旧的计提,在固定资产那章,也是考了一模一样的考题。所以我们前几年的大题务必要非常熟练的掌握,很有可能今年还要遇到了,所以对于大题来讲我们务必都要掌握住,小题来讲一般情况可考可不考了。这是第三个需要给大家提示一点。
还有需要跟大家强调的一点,我希望咱们同学有能力、有机会的情况下在华夏大地教育网上听一听串讲,因为这是做总体的把握。
主持人:谢谢赵老师!
我们看一下网友的具体提问,我刚刚已经看了网友的预先提问里边有一些盲目的把不是我们这部分的内容也提到了里头,我想请赵老师针对这个跟大家说说哪些东西不属于我们这块,比如网友问如果把分批法、分步法、定额法都全部掌握了能得多少分,这属于我们的中级财务会计吗?
赵玉宝:这位同学可能考成本会计,成本会计当中的问题不属于我们中级财务会计的问题,关于这个在成本会计里面是非常重要的,重要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于中级财务会计就没有必要掌握了,我们主要还是掌握刚才我们提到的四项资产、一项负债,还有收入、费用、利润,和三大报表,这是我们应该掌握的重要内容。
网友:中级财务会计现金流量表很难懂?有没有技巧?不知道怎么调整,请老师帮助讲解一下。
赵玉宝:对于现金流量表在编制上讲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所有的学员都反映过这个问题,如果大家想很好的把握这个的话我希望大家看一下华夏大地教育网里面我精讲的课程,这里面把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以及如何巧妙的编制,都给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这里只给大家简单的提三点内容:
第一,你脑子当中要有这样的意识,现金流量表强调的是真正的现金流入和真正的现金流出,就是凡是流入现金的业务和流出现金业务,才能在我们这张报表的主表上得以反映,我们企业的其他很多很多业务,如果没有涉及到现金的流入和流出,这是在报表上不反映的,这是需要掌握的。对于我们收入、费用、利润的确认来讲,我们前十一章主要掌握跟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你可能收到的钱和没收到的钱都作为收入了,而我们现金流量表里只反映收到钱的部分,所以这是第一点需要我们把握的。
第二,关于主表和附注资料。关于主表分为三种活动,把我们企业钱的流入和流出分三种情况,一个就是分经营活动,就是你买卖商品带来多少现金的流入、流出,还有除了经营活动以后借钱、还钱同样可以带来流入和流出,就是筹资活动,同样还有投资活动,购买股票可以带来流出,分得股利把股票卖了可以带来现金的流入。所以第二点来把握的就是在主表里边要知道我们所有的现金流入流出分为三种情况,对于今年的考试来讲应该非常清楚的知道给你一笔业务,让你一笔业务这种业务属于经营活动、筹资活动还是投资活动,这是? 楚把握的,这是单选、多选里非常容易涉及到的。
第三,现金流量表的附表,对于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来讲,就是将我们的净利润如何调整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对于这个补充资料来讲需要我们好好把握。因为我们最近这几年一直没有考关于这一点的内容,所以我们今年在考试上希望我们好好把握如何来调整,如何来调整的情况下我当时跟大家说过了,对于净利润来讲是一个权责发生制下的产物,如何将权责发生制下的产物调整为收付实现制呢,就要把不是现金流入要剔除,还有经营应收、经营应付,像这些项目都需要我们特别把握,我们在精讲当中都给大家做了详细介绍。所以基本上来讲我们现金流量表的分数应该能拿到手。
网友:我对账户还不是很了解,本年利润、待摊费用、累计折旧、基本工资、递延资产这些账户请老师讲解一下。
赵玉宝:本年利润,我给大家讲过,所有者权益应该是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既然提出这个问题,可能学生在往里套的时候不是很好套了,因为本年利润是所有者权益里比较特殊的权益类账户,对于这个账户就不要按规律来记,应该这样来记账户。本年利润是一个归结收入和归结费用的账户,也就是说把我们这个企业,一个月也好、一个年也好,所有的收入都归结在他的贷方,就是本年利润的右方,所有的成本、所有的费用都归结在这个账户的借方。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既然把收入、费用归到本年利润的各方以后,这时候通过贷合的比较,收入之合和费用之合的差就是我们的本年利润,所以本年利润来讲是这么一个性质的账户。
赵玉宝:我们在考试的时候如果出现了让我们将收入转入本年利润,将费用转入本年利润的时候,这种情况非常好记。怎么好记呢?
首先,你要知道收入转入本年利润的贷方,费用转入本年利润的借方,所以要有这样的概念,这样我们题的分数才能拿到手。为什么收入转到本年利润的贷方啊?因为收入增加在贷方,收入在没有转走之前余额是在贷方,余额在各自收入贷方的时候,转入本年利润还是转入贷方,费用增加是借方,余额也是借方,转入本年利润还是转到借方,所以这是关于本年利润的账户。
关于待摊费用的账户,对于待摊费用来讲也是权责发生制下的一个产物。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6月份我支付的是7、8、9三个月房租的话,假如6月份支付3千元,每月房租是1千的情况下,6月份支付的情况下由于支付的不是本月的费用,所以支付的时候反映银行存款减少了,待摊费用增加了。当7、8、9三个月每月摊销的时候,再反映摊销费用减少了。
关于递延资产这个账户,我们对这本教材来讲还有这样一个账户,对于现行制度来讲已经取消了这样一个账户。现在我们怎么来把握递延资产这个账户呢?我们换一个名字,如果改成长期待摊费用,看你明不明白,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期是一年以上的费用,所以当我们租入一个房屋简单装修的话,这时候收益期可能不光一年,可能租三年、四年,这笔费用的摊销期限就是长期摊销的,我们叫长期摊销费用,我们的项目里叫递延资产。也就是说递延资产不是真正的资产,是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费用,这是我们所说的递延资产。
累计折旧是反映固定资产磨损程度的账户,我们购买来固定资产以后,假如购买固定资产是一百万,我们账上形成这样的资产固定资产增加了一百万,并没有计入费用,假如这个设备能使用十年我们这项支出就摊十年,每年摊多少不减少固定资产,是通过累计折旧这个账户反映固定资产摊销了多少,假如固定资产在账上是一百万,现在已经摊销三年了,一年摊销十万的情况下累计折旧就是三十万,这时候可以通过两个账户看出固定资产的净额是多少,一百万摊了三十万还有七十万,明显可以看出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的减少账户,所以折和减少的时候,既然反映固定资产减少的就反映固定资产的减少。
关于资本公积账户,是反映企业资产来源的账户,我们曾经举例说明过,我们企业刚注册成立的时候有一百万资产,一百万资产有20万借的,80万投资者投入的,这是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这个所有者权益来讲是投资人的初始投资。现在假设企业在经营一年的时候,如果有一个企业向这个企业进行捐赠一百万资产的话,这时我们这个企业资产总额就由一百万变成了二百万,在等号左边我们看出一百万的资产仍然等于一百万的账户加八十万的投入,还有一百万的捐赠,这一百万的捐赠也归企业所有,是所有者权益当中的一项权益? 收资本刚刚的八十万和捐赠的一百万,共同构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所以资本公积也是企业的一项所有者权益账户,所以当所有者权益增加的时候记贷方,当把资本公积所一百万捐来以后,我们可以分为各个投资了,这时候资本公积减少了,投资人的实收资本增加了。
网友:公司购买其他企业,在购买日是否应该编制会计报表?另外,公司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变更会计政策?
赵玉宝:关于购买日是否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问题这个将在高级财务会计里学习,这里就不要再考虑了,因为我们主要考虑的是三大报表如何编制,所以这个不用考虑了。
第一,关于公司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变更会计政策,这位同学问的这道题非常好,我希望通过我的解答加强大家对会计政策的理解。因为我们会计政策这个知识是在我们第十三章会计报表附注里面提到的内容,其中有一项内容就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关于会计政策的变更。我们今年来讲把会计政策的变更应该作用重点知识掌握,首先你要知道什么叫会计政策的变更,就是说我们必须要清楚的是,只有当多种政策可供选择的时候才会涉及到一个会计政策变更的问题,如果说只有一种政策就谈不到会计政策变更。我们国家说靠你右边行驶你非行驶,这不是会计变更,这是错误。比如有多种方法供你选择的时候,由乘自行车,或者换成飞机或者公交,会计变更是同一种业务有多种选择的时候,每种方法的变化叫会计变更,所以这点我们一定要清楚的把握。
第二,对于会计变更来讲,我们减少了十多种什么样的变更叫会计变更,这个对我们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们主要还是掌握关于会计政策变更我们应该如何来处理,他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应该如何来披露,我们不仅要披露他的成因,就是他的原因,还要披露他的结果,以及他对我们利润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在报表中进行披露。所以这道题来讲希望我们同学很好的把握,至于说为什么要进行会计政策的变更,这是我们没必要掌握的,如果说只提一点的话,就是说我们会计政策变更了,一是国家法律规定你要变只能变了,
第三,你变更以后将更能体现你的真实性原则、客观性原则,让你的信息更真实、更工公允,这时候要进行会计政策的变更。
网友:购进原材料时运输费用的归属问题,他认为自己在计算税收方面学的不是很好,请老师介绍一下所得税、消费税、增值税方面的知识。
赵玉宝:这是两方面的问题,我先回答第一方面的问题,关于原材料的问题,我们一听谈到材料肯定是工业企业,对于工业企业来讲我们购买材料所发生的各项采购费用,其中就包括运费,对于采购费用来讲要计入材料的采购成本。简单举一个例子,我们采购材料买价一万,对方告诉我们增值税专项发票上体现的税务是1700,对方代垫运费一千,这时候采购成本我们实际支付了三个数字,一万、1700和1千,也就是说一共支付了12700元,这个12700是否都作为材料的采购够成本呢?这个采购成本除了买价还包括运费,也就是采购成本只是1万加一千,所以这里面体现运费如何处理?应该计入采购成本,这是理论当中实际应该掌握的。
在实际当中涉及到一个进项税抵扣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取得专用发票,取得专用发票我们的运费才可以拿出7%进行抵扣,3%打入成本。针对我们考试当中咱们同学不用考虑这个问题,您就知道我们的采购成本是买价加运费,对于支付的进项费不作为采购成本。
再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这方面的知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还是想结合我们的考试来讲,关于增值税来讲我们今年务必要把它作为一个六分的计算题来把握,就是我们后面六道大题的前五道题其中的一道题,对于增值税的核算我们在核算上一定会计算销项税额,给你一笔采购业务会算进项税额,如果只是一销一进就好算了。
如果出这种题肯定会销售的时候出现一个视同销售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的产品被工程领用了,我们自己的产品被自己的工程领用肯定是产品减少了,我们工程的成本增加了,但是这里注意一点,我们会计这样反映没有确认收入,但是税法说了你产品增值没增值,你尽管没有对外销售也要视同销售,要计算销项税额,所以还会出现一道视同销售的题,以这道题为例,除了要借在建工程,贷库存商品以外,还要贷应交税金、销项税额,这是销售这块。
对于采购来讲,我们要好好把握的是什么呢?除了给你一笔正常的在够业务,还会给你一些我们视同采购的。像购进免税的农产品,这里就涉及到10%抵扣的问题,比如向农民支付一万块钱的话农民不可能给你开发票,就谈不到进项税抵扣的问题,这时候将有一万的10%作为进项税额,有90%作为成本,你拿了10%就以后少交10%的税。
还会考你什么问题呢?在增值税这块,还有一个关于进项税额转出的问题,我们原料生产材料就为了生产产品,材料加工成产品以后材料有进项税产品有销项税,如果以后没有生产产品,你把材料捐赠了、投资了、当福利发放了,这种情况下就没有产品的进项税额,这种时候我们一定要把进项税额转出。除了这点以外我们更主要的掌握一点就是材料被工程领用以后也要进行进项税额转出,这是关于增值税的销和进。
我们在考试的时候如果考这道题的话还会考你让你计算交本月的税和交上月的税,假如本月要一共交5千元,其中3千元是本月的,2千元是上月的,当然假设我们这5千元是我们刚才计算出来的其中有3千是本月的2千是上月的,这时候要注意交本月税的区别和交上月税的区别。
还要注意一个,当本月交完了还有一部分没交转入下月,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交本月的、上月的,和交本月和上月之间有一个转出未交增值税的处理。
关于消费税的处理我给大家提示一点,大家从这三点把握:
第一,我们消费税和增值税不一样,增值税是环环增收,每经过一个流通环节国家都要向你征收增值税,而对于消费税来讲就不一样了,消费税只是在生产环节征收,像我们高档消费品、不可再生产品,只再生产环节征收,当我们生产应该交消费税品的企业的时候,我们算出来的应该交的消费税是增加费用,贷应交税金,这个费用是计入成本还是主营业务税金附加呢。这里面应该明确一点,我们对于工业品来讲应该计入主营业务费用附加,而不是计入成本。
第二,我们务必要跟委托加工物资掌握。今年对于委托加工物资也作为重点把握,因为委托加工物资的时候其中就涉及到了消费税的问题,我们把才交付给加工厂给我们加工的时候,这个时候加工厂针对这种产品如果也是应该交消费税产品的话,应该向我们收取消费税,这时候除了支付买价以外还要交消费税,这时候应该计入成本还是税,这时候把握如果是直接销售的就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如果进行再加工的时候这时候应该计入应交税金的借方,消费税应该从这几点把握。
关于所得税作为今年来讲,如果有可能考一道相对来说大一点儿的题会是什么呢?就是关于所得税核算的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应付税款法。已经考过两种了。
第二种方法,纳税调影响计法。还没有考过,这个有一定难度,今年会不会考呢?我认为有很大的可能,希望咱们同学一定要好好把握纳税影响会计法。
(责任编辑:刘建伟) |